(1)螯合作用。阻垢剂中的部分活性基团对成垢阳离子具有一定的螯合力,发生了螯合作用,所以加入PESA后,可封锁部分成垢阳离子,抑制其与阴离子的反应,从而阻止结垢。 (2)低剂量效应。指加入相对水中结垢成分的阳离子浓度低得多的药剂,即可抑制大量成垢
离子的结晶作用,所显示出来的阻垢效果。这是因为在过饱和溶液中,存在大量小于临界半径的小晶体垢,由于所加入的阻垢剂对小晶体中的晶核和晶体的活性点有特殊的吸附能力,并可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吸附在上面,使界面能大大增加,界面能越高,晶体的临界半径越大,小晶体从水中析出就越困难,从而实现了宏观的低剂量效应。
(3)晶格畸变作用。晶体在生长时,首先在晶体的扭折位置生长晶格,而且扭折位置是晶体界面上稳定的位置.当溶液为过饱和液时,微溶盐分子到达扭折位置的几率很大,因而晶体可正常地生长;而当溶液中存在阻垢剂,将吸附在晶体扭折位置,占据了晶体正常生长的晶格位置,抑制晶体有规律生长,从而大大破坏结晶的规整性,使晶格变形。由于发生畸变的晶体形状很不规则,难以通过有序紧密排列形成坚硬的垢块,即使生成垢块,也只能是疏松的软垢,从而达到阻垢目的。
